今天是:
网站首页 人大要闻 组织机构 通知公告 重大事项 人事任免 监督工作 人大代表信息库 代表建议
人大要闻
人大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人大要闻
“四项举措”促宝峰代表阵地显成效
[发布时间:2020-12-18 03:11:22]      [来源:昆明市晋宁区人大]

人大代表活动阵地是代表在闭会期间学习交流、履行职责、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传播党的声音的重要阵地,是畅通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渠道,是代表了解民意、凝聚民智、反映民声的重要平台。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人大代表活动阵地建设、管理,保障和支持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在晋宁区人大的领导下,宝峰街道人大工委扎实开展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工作,完成了创建工作并探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实现了代表阵地建起来、用起来、动起来、活起来,成效凸显。

一、强化代表工作站(联络室)建设与地方特点相结合,促代表活动阵地“建”起来

晋宁区宝峰街道共辖13个村委会36村民小组,总人口1.8万人,区级人大代表13人,辖区内有1个省级工业基地,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结合宝峰街道人大工委没有本级代表、区人大代表人数较少的实际,宝峰街道人大工委,在区人大的帮助下,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建成了“一站四室八窗口”为布局的代表活动阵地,即街道级建设 “人大代表工作站”,在代表履职能力强、工作基础扎实的上方古城、前卫、小河口、韩家营村委会建设4个“代表工作联络室”,将13名人大代表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分配进入联络室开展履职工作,同时在剩余8个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8个代表接待窗口,按照“八有”标准完成创建工作。此外,在制度制定上墙中,结合本地特色,将宝峰街道辖区内的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月接福、山歌调子会,以及正在打造的七珍山4A级景区等民间民俗文化等元素融入制定的联系选民“1+2、1+20”制度、代表履职考评等个性化制度,让代表工作站(联络室)充分体现宝峰元素,突出代表阵地地方特色。

二、强化代表工作站(联络室)建设与机制建设相结合,促代表活动阵地“用”起来

为推进建成的阵地真正投入使用,街道人大工委通过调研,以代表为中心,精心选择地点,建立健全机构、机制,做到“一个明确”、“两个上墙”、“三个统一”,让活动阵地工作开展成为常态,充分发挥活动阵地作用。一是人员明确。工作站组成了由人大工委主任为站长、人大常委会委员为副站长、人大工委办主任为联络员的管理架构;4个联络室在充分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了1名联络员、3名驻室代表的组织架构,为代表活动阵地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完成规章制度和接待流程上墙。将《街道人大工委工作职责》、《街道人大工委议事规则》、《街道人大工委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工作制度》、《人大代表活动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和接待选民规范流程上墙,让代表常学习、常熟悉、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三是做到“三个统一”。统一规范了接待选民流程与接待登记表,规范代表接待选民和解决问题的流程,进一步畅通了选民反映问题的渠道;统一规范制作代表履职手册,完整记录代表履职过程,让代表履职更加规范;统一规范履职档案收集标准和要求,建立代表履职档案收集目录清单,认真收集整理代表履职档案,让代表履职档案更加完整规范。

三、强化代表工作站(联络室)工作与人大代表活动相结合,促代表活动阵地“动”起来

街道人大工委紧紧围绕区人大常委会派出机构的职能,加大人大代表培训,并结合街道党工委、街道办年度工作,开展监督工作,各项工作成效显著。一是以代表为中心,打造代表工作学习履职的“主战场”。在每季度代表活动中,均对代表开展宪法及相关法律、人大相关制度规定等的培训,并对中央、省、市、区政策进行宣传,有效提高代表履职能力。二是以专题调研为切入点,推动重点工作落实。自建立阵地以来,共在韩家营联络室、酸水塘选区接待窗口、小河口联络室开展农村“厕所革命”、“乡村振兴”、“村级卫生室作用发挥”开展专题调研,听取选民意见,通过“乡村振兴”调研,选民反映的村集体资金薄弱,制约村庄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依托自然资源开展乡村旅游等建议,实施后促进村集体创收5万元,为村民改造公厕、整治卫生,进一步改善了人居环境。通过“农村厕所革命”调研,选民反映的农村户厕改造标准不统一,公厕卫生保洁不到位,项目推进缓慢的问题,提出街道职能站所要统一设计、统一图纸,压缩前期工作时间,加强户厕改建指导等,户厕改造完成252户,完成比例大幅提升,标准进一步统一。公厕项目已进入委托施工环节,促进了重点工作的推进,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以全体会议和小组活动为载体,提高阵地使用效率。自代表阵地建成后,街道人大工委即明确将代表工作站作为街道人大工委召开全体会议、听取街道办工作报告、开展检查、调研的地点,进一步提高工作站的使用效率。代表工作站建立以来,共组织代表小组活动2次,听取街道办专项工作报告8个,提出意见建议10条,促成了集镇非法营运车俩及违法载人三轮车的整治、农贸市场的规范、水源地保护、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管等问题的解决,让代表工作站成为为民办实事的“主阵地”。

四、强化代表工作站(联络室)建设与联系选民相结合,促代表活动阵地“活”起来

在落实好联系选民“1+2、1+20”制度的基础上,以日常走访联系选民和“选民接待日”相结合,打造代表与选民沟通联系的“连心桥”。按照“一个明确”“两个精准”抓实代表联系选民工作,让选民的诉求通过基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及时传达。一是明确了选民接待日时间。将选民接待日纳入街道人大工委年初工作计划,明确到人、到点。每个代表工作站、联络室均明确固定的接待日期,定期听取选民利益诉求,自阵地建成以来共开展开展联系选民46次,收集到意见建议45条,通过大力宣传有185名群众主动到联络室反映问题。如上方古城代表联络室收集到选民反映的集镇街道车辆乱停乱放、主要道路广告牌不规范、村内五堆混乱等问题,通过选民接待流程分别反馈到街道及村委会,现问题已得到圆满解决。二是“两个精准”让选民反映问题更便捷。以选民“上访”和“下访”相结合,除在代表联络室开展选民接待日外,人大代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联系选民,如结合“一县一业”的实施,通过调研精准定位韩家营热点难点问题较多,精准定位5户种植大户,韩家营代表联络室4名代表走入田间地头收集到电力制约农业种植发展的问题,经4名代表认真梳理、调研后提出解决建议提交街道办及村委会,争取项目实施了改电工程,现工程已完工,惠及种植户754户,有效解决了1600亩土地农业生产要素保障的问题。

新形势下,宝峰街道人大工委继续以人大代表工作站(联络室)为媒,丰富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提高活动质量,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切实提升人大工作水平,促进全区民主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Copyright © 2017 晋宁区人大常委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1006549号-1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