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夕阳乡人大主席团认真组织开展人大代表工作站、联络室规范化建设。依托代表活动阵地平台,组织代表围绕区人大常委会中心工作,开展了接待群众、走访群众、调研视察、学习研讨等活动,实现了“活动阵地建起来 代表作用好起来”的目标。
一是强领导,“站”“室”建设有特色。
按照“八有”标准,融入彝族乡、“恐龙之乡”等民族文化元素,建成了乡级大代表工作站1个,村级人大代表联络室10个。让代表工作站、联络室成为了既规范又具有民族特色的代表沟通交流的场所、联系选民的桥梁、关注民生的平台、履行职务的阵地、宣传人大的窗口。
二是扩功能,“站”“室”活动有成效。
搭建集中培训平台。充分利用“站”“室”这一阵地,组织代表学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学习人大业务和履职必须的知识,及时传达上级精神,使代表学习、培训经常化、系统化、规范化。
搭建代表交流平台。充分利用“站”“室”这一阵地,定期召开代表小组会议,安排闭会期间的各项活动,相互交流联系走访选民、扶贫帮困、调研视察情况,收集讨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尝试“互联网+代表”新模式,创建微信工作群、覆盖了所有的“站”“室”,全乡的两级人大代表入了群,使党的声音传达更加及时、代表联系群众更加紧密、群众意见汇聚更加快捷、履职经验交流更加充分、履职方式更加丰富多样。
搭建述职评议平台。充分利用“站”“室”这一阵地,开展代表与选民见面、向选民述职,把人大工作生动直观地展现在选民面前,自觉接受选民监督。
三是重质量,“站”“室”巩固有力度。
强化责任主体。健全完善了“站”“室”日常管理制度,每个工作站确定了两名组织能力较强、群众威信较高的人大代表担任工作站站长、副站长,负责组织片区代表活动。
强化制度规范。健全完善站长、副站长和代表的职责,建立接待、走访、活动签到、记录、选民反映情况登记处理和重要情况报告制度,制定选民建议意见收集整理工作方法和流程,确保了日常管理的规范化。
强化痕迹管理。认真记录每次代表学习培训、专项视察、执法检查及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等,对活动中形成的会议纪要、决议、决定建立原始记录,梳理后及时提交乡人大主席团研究办理,建立工作台账,强化痕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