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街镇人大调研基层卫生健康工作
为进一步促进基层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六街镇人大主席团于2019年11月12日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和相关部门对六街镇卫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
一、 六街镇卫健工作现状
六街镇设乡镇卫生院1所,乡村卫生室9个,有私立诊所1家。六街卫生院编制人数15人,目前在职在编13人:其中医学类专业技术人员11人(其中医学类专业技术人员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执业医师3人,助理执业医师3人,医士1人,检验士1人,护师1人);其它非医学类人员2人(工勤1人、水利助理工程师1人)。临时聘用人员9人(包含1名驾驶员,1名保洁人员)。综上,医院在职共22人,其中:从事门诊医疗6人,药房3人,护理4人,公共卫生科,办公室,行政人数7人。全镇共有17名乡村医生,承担着辖区内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工作。
卫生院设有大内科、公共卫生科,化验室、心电图室、B超等科室,开放床位15张。2018年,六街卫生院门诊就诊人次18961人,医疗业务总收入95万元。2019年1-10月,门诊就诊人次17294人,住院人次39人,医疗业务收入88.8392万元。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业务收入不高,自我补偿能力差
卫生院医疗业务收入不高,且辅助检查科室未开设,导致利润较低。因基层业务量较大,在职在编人员不多,额外聘请了9名编外人员,卫生院全额承担着编外人员工资,及其他日常开销,保运转较难。
(二)专业人才培养、交流不够,医疗水平不高
镇内医务人员有限,受区位因素、待遇等因素的影响,且进修学习深造的机会较少,岗位缺乏吸引力,出现人才留不住、引不进的情况。同时,因未建立较为完善的人才交流、培养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断档,导致医疗质量下滑较为明显,总体医疗水平不高。
(三)卫生室管理不到位,群众意见较大
据群众反映,部分卫生室上下班制度执行不到位,除少数卫生室按时开门外,大部分卫生室不能按时开展诊疗,部分卫生室甚至出现长时间关门,未开展诊疗的情况,导致本村村民在村内得不到及时就诊,间接为黑诊所的存在创造条件。且少部分卫生室未开展门诊医疗报销工作,直接导致医保报销政策打折扣。
(四)设施设备陈旧、缺失,影响医疗服务水平
卫生院硬件设施设备不足,导致B超等检查无法开展,一定程度上影响医生对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卫生院救护车、抢救设备陈旧,不能满足当前需求。
(五)医德医风建设不到位,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在开展医疗卫生行业作风建设调研过程中,大部分群众对部分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个人作风等不甚满意,甚至有人反映个别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差,反映出我镇医疗卫生系统医德医风建设不到位。
(六)新建卫生院搬迁工作滞后
因在办理前期手续过程中由于受用地性质制约及资金困难等问题导致项目推进缓慢,直至2017年度,报请上级国土部门对土地性质进行调整并具备建设条件后再次启动实施。加之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工程量漏项的情况,卫生院建设推进较慢,至2019年10月才完成竣工验收,后因相关手续办理较慢,资金缺乏等原因,导致卫生院搬迁工作滞后,群众意见较大。
三、进一步改善六街镇卫健工作措施
(一)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提升医务人员服务能力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配比恰当、作风顽强的队伍。立足六街镇实际,一是加大六街卫生院11名在职在编医学类专业技术人员和全镇17名乡村医生的专业技术培训力度,切实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壮大基层医务人才队伍 ,逐步造就一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二是在现有专业技术医务人员队伍中选择思想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人员外出进修培训、深造,努力使之成为学科技术带头人,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加强本土医疗卫生行业人才培养同时注重专业人员梯队建设,开展实用型人才培养项目,改善基层高素质人才短缺的现状,逐步打造出一支业务精、素质优的卫生队伍;三是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了解群众对六街卫生服务所需,从而提供优质、综合、连续的乡镇卫生服务,提高六街群众的健康认知水平,改善乡镇卫生状况,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评价打好基础;四是积极与上级医疗部门对接,定期开设“专家会诊”,提升六街镇医疗服务效能,让群众足不出户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对于健康隐患较大的病情能够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五是积极向上级医疗部门反映基层卫生健康工作存在的实际困难并积极申请医疗项目资金和医务人才引进,购置医疗设备,应六街镇广大群众要求开设“妇科门诊”。六是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强化医德医风考核,做好考核结果应用。每年定期开展医德医风教育,邀请优秀基层医务人员与全镇医务人员作交流、谈心,以榜样力量激励全镇医务人员勤勉奋进,不忘初心,救死扶伤,服务人民。
(二)加大村级卫生室管理力度、制定村级卫生室管理办法
为规范六街镇乡村医生的工作行为和村级卫生室的制度化管理,明确职能职责,用制度管人,规范诊疗行为,建立“能进”、“能出”机制,切实抓好队伍建设。更好地维护村民健康,由六街卫生院牵头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由六街卫生院监督实施,确保在工作时间内卫生室能按时开展诊疗工作,本村群众能在村内得到及时就诊。坚决整治卫生室未开展门诊医疗报销工作行为,确保医保报销政策的实施。
(三)提高基层卫生人员待遇、改善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条件
加强政策学习,对符合六街实际的基层人员招录、晋职、人员待遇政策和职称评聘上符合地方政策的要给予支持,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积极争取,进一步加强村医队伍建设,提高村医的补助,更新村医队伍。在努力提高基层卫健收入的前提下加强与上级相关部门协调对接,完善卫生院硬件设施,为优化改善我镇诊疗水平,提供硬件支持。
(四)加快推进六街卫生院搬迁事宜、尽快启动六街卫生院二期建设工程
医院搬迁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任务重,涉及面广,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和协调配合,为顺利完成搬迁任务,提前谋划、完善相关手续,制定详细的搬迁方案并反复修改完善,为不影响本镇群众就医,分批次进行搬迁工作。同时积极与区级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对接,落实项目经费,尽快办理工程项目审批手续,顺利启动六街卫生院二期建设工程。